在建筑工程中為了阻止水由豎向墻面流到底側墻面而設計,沿結構下部周圍布置的凹槽狀部位,叫做滴水線(也叫做滴水槽)。一般設置在雨蓬、窗口、樓梯踏步下、陽臺、女兒墻壓頂和突出外墻的腰線等部位。一般是在底面與外墻面交界的地方,距拐角1-2cm處,做一條1cm左右寬的凹槽,這樣水就被隔斷而不會向內流了。
滴水線做法:
1、基層處理:一般滴水線(槽)做在窗過梁下口,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應對其表面進行“毛化處理”:一是“鑿毛”,即用鏨子剔毛,剔去光面,使其粗糙不平。另一種方法是“甩毛”,即在清理干凈的混凝土表面上用機械噴涂或用笤帚甩上一層1:1稀粥狀水泥砂漿(內摻適量建筑膠)使之凝固在混凝土表面,用手掰不動為止。
2、粘貼滴水線(槽):按照事先彈好的位置線,采用摻膠砂漿將滴水線(槽)粘貼好,視現(xiàn)場情況,約50~80cm布一個粘貼點,小于2m的窗洞口布2~3點,大于2m的窗洞口布3~5點。
3、滴水線(槽)施工應與建筑外沿抹灰同時進行,當外墻抹灰進行到窗洞口或陽臺底口時,先完成洞口外大墻面抹灰,然后翻尺板,將尺板夾于已抹好的大墻面上,尺板坡口朝里,下邊線與事先粘貼好的滴水線(槽)找水平,然后抹窗口部位。
4、如做不出臺滴水線(槽)(一般在外窗上口),底面灰一直抹到窗邊,如采用鋼、木窗,將窗邊封堵嚴密即可,如采用鋁合金或塑鋼窗應在窗邊留下5mm左右凹槽,以便封堵密封膠;如做突出底口的滴水線(槽)(一般在陽臺或雨罩的底口),在底口灰抹到一抹子寬(約8~10cm)時,從外墻向內5cm左右的位置,比著尺板切齊,然后鐵抹子壓光,里面的小陽角用陽角镥子镥直、壓光。
5、截水處理:為防止滴水“尿墻”,滴水線(槽)不可通到墻邊,應在離墻5cm的地方截斷,使滴水既不流進窗口(陽臺上),又不能流到墻面上。
6、在底口抹灰達到一定強度(終凝后),用小開刀或濕毛巾將槽內砂漿清理干凈。注意在處理槽內小面時,應保持槽內棱角,不可勾抹成圓弧狀。
(二) 結構施工時,留出滴水線(槽)
在全現(xiàn)澆工程中,提倡在結構施工時留出滴水線(槽),具體做法是:在結構施工階段采用定型洞口模板,計算好滴水線(槽)的位置將滴水線(槽)與門窗洞口一并澆筑,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1、在模板設計時,應計算好滴水線(槽)的大小位置,使滴水線(槽)上下整齊一致。
2、滴水線(槽)厚度計算也很重要,既不能減少了鋼筋的保護層厚度,也不能“吃”進窗洞口。
3、洞口模板安裝就位人員操作時要精心,洞口模板的位置、標高要準確。有可靠固定措施。
4、做好成品保護工作,尤其在拆模初期,混凝土強度較低,定要做好保護工作,以免到裝修后期,滴水線(槽)損壞過多,影響裝修質量。
(三) 滴水線做法
在施工中,有些部位如:女兒墻小沿、通風口蓋板,或突出墻面腰線等部位,這些部位的上沿一般都做泛水,坡度不小于1:6,下口通常采用滴水線(俗稱鷹嘴)的做法(其體部位應參照施工圖紙或與設計單位協(xié)商)。滴水線的施工應與墻面抹灰同時完成,突出底面至少10mm。要求做到順直一致、四周交圈。做法如下:
1、基層處理:將殘存的砂漿、污垢、灰塵清掃干凈,用水潤濕,“甩毛”或“鑿毛”。
2、吊垂直、找水平:邊角部位應吊垂直,底口應在同一水平線上,這些部位應提前彈墨線或拉通線控制。
3、施工時應先完成上面及底面抹灰,然后將尺板夾于抹好的底面上,尺板坡口朝外,用事先彈好的水平線找水平,使之在同一水平線上,并且四周交圈,然后完成側面抹灰,這樣底口就形成了形似“鷹嘴”的滴水線。
4、拆下尺板后,再將滴水線壓光、餾直,保證觀感質量。
5、滴水線也可在結構施工時做出,在女兒墻小沿支模時,用ф50的架子管做底模,里口用木條墊平,外口利用架子管本身形狀澆筑成“鷹嘴”,拆模后再抹灰修整